北京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.6%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10:59:02来源:
一、核心数据出炉:3.8 万亿体量下的稳进态势
北京市统计局 10 月 22 日披露的核心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8415.9 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.6%,呈现 “一季度开局良好,二、三季度增势稳定” 的阶梯式向好特征。从产业结构看,第三产业以 33282.0 亿元的规模撑起经济 “主引擎”,同比增长 5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 5055.9 亿元,增长 4.0%;第一产业受季节因素影响微降 1.1%,整体对经济大盘拖累有限。
这一增速背后是坚实的经济韧性:对比 2023 年全年 47353.7 亿元的 GDP 总量,今年前三季度已完成去年同期的 81.1%,且增速较上半年提升 0.2 个百分点,显示经济回升动能正在持续累积。
二、三大增长引擎:解码 5.6% 增速的核心支撑
1. 优势产业 “压舱石” 作用凸显
信息服务业与金融业构成的 “双支柱” 贡献卓著:前者在云计算、大数据服务带动下实现增加值 9225.5 亿元,同比劲增 11.2%;后者以 6700.0 亿元的规模增长 9.0%,人民币贷款余额与资本市场活跃度双升,两大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8 成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两大行业与工业合计占 GDP 比重达 52.5%,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超过 80%,成为抵御外部波动的 “稳定器”。
2. 高端制造引领工业 “加速跑”
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.5%,其中高端制造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: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高达 24.6%,汽车制造业增长 13.4%,锂离子电池、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激增 1.6 倍和 1.5 倍。更具标志性的是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17.9%,占规上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 4.6 个百分点,显示 “新质生产力” 正在重塑工业版图。
3. 政策激活内需与创新双动能
“两新” 政策与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地见效,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: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51.7%,集成电路、互联网信息领域项目成为主要拉动力;设备购置投资增速超 8 成,带动平板电脑、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两位数增长。消费端同样不乏亮点,文商旅体融合催生新需求,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超 1 成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 22.4%。
三、民生视角:增长红利如何惠及普通人?
1. 就业与收入同步改善
前三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 4.1%,较上年同期下降 0.4 个百分点,9 月份失业率进一步降至 4.2%。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,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64314 元,名义增长 4.2%,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(6.6%)显著高于城镇,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。
2. 物价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
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仅上涨 0.1%,保持温和运行态势,其中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 4.1%,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向品质化升级。网上零售额突破 4000 亿元,增长 4.6%,数字化消费与实体商业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。
四、深层启示: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
5.6% 的增速背后,是北京 “五子” 协同联动战略的深化落地:以数字经济(同比增长 9.0%)为代表的新动能加速成长,以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以政策精准滴灌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不断成熟。这种增长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,而是体现为 “质的有效提升” 与 “量的合理增长” 的有机统一。
正如统计局在解读中强调的,当前经济回升仍面临外部环境复杂、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,但优势领域的带动作用、政策的持续发力与新动能的加速培育,已为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