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半烟火,一半潮流” 微更新的老菜场如何成功出圈?
在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城墙根下的信义巷,街坊们吃过早饭,就会到建国门综合市场遛弯、买菜,累了可以找个地方喝个咖啡,饮个茶。
消费者 朱雪莉:生活气息再加上一些文化气息,还有一些创意的小店,我觉得非常好。
建国门综合市场所在地的前身是西安市平绒厂。1998年,厂子停产后,平绒厂将部分厂区改建成建国门综合市场,经营的主要是蔬菜、肉蛋禽和日用品,能满足周边近10万居民的生活需求。
2017年,西安市平绒厂与西安世界之窗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,对建国门综合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,打造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。
西安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发起人 全建彪:我们并不想拆掉西安人这样市井烟火气的“魂”,因为老街巷这个老建筑都是老的生活方式的载体,是我们老西安的魂,所以我们会用微更新、轻改造的方式来为这里赋予更多的产业焕新、业态焕新。
2019年,在政府的引导下,老菜场的改造工作全面铺开,拆除违建,建天桥、连廊,重新划分市场的功能性区域,招募不同的业态入驻,吸引青年人来此创业。
2023年,杨漫修从国外留学归来,因为看好老菜场的发展前景,他在这里开了一家火锅店。不仅能够就近买到新鲜的食材,还能订购很多特殊的调味品。
某火锅店负责人 杨漫修:我们这个番茄锅更像是西餐里面的番茄浓汤,比如说我们在做料的时候除了番茄以外,我们还加了胡萝卜、洋葱、欧芹、百里香。
为了保持老菜场的新鲜感,管理方与商户一年一签约,在招商时也会避免同质化业态。
西安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发起人 全建彪:我们引入了一个竞争的机制,当然对许多业态我们街区的运营也在持续帮助他们,我们一起来分析什么样的业态能够做得更好,我们也在避免过度网红化。
这个暑假,老菜场还成了游客的新晋打卡地,工作日的客流量约1.5万人次,周末、节假日达3万人次。老菜场、新街区,不管是老街坊,还是新邻居,在这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,生活的滋味就在这踏实而新鲜的日子里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