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诗乐遇《诗经》:郑州文庙的千年风雅回响
发布时间:2025-10-28 17:55:04来源:
当重阳的金风掠过郑州文庙的飞檐斗拱,1900 余载的古柏枝叶沙沙作响,与琴瑟笙簧声交织成穿越千年的交响。10 月 28 日,2025 中华经典诗词论坛郑州诗词专场演出 “重阳诗乐会” 在此启幕,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以《诗经》名篇为魂,用诗乐一体的演绎,让这座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庙之一,重现了 “风雅中国” 的鲜活图景。
踏入文庙,青砖铺就的甬道两侧,菊花与茱萸相映成趣,恰如《诗经》里 “敦彼行苇,牛羊勿践履” 的温润意境。这场诗乐会的精妙之处,在于将重阳敬老的传统内核与《诗经》的礼乐精神深度契合。当乐师拨动古琴琴弦,《小雅・伐木》的吟唱缓缓流淌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既有肥牡,以速诸父”,歌声在大成殿的雕梁画栋间萦绕,恰似古人重阳 “跻彼公堂,称彼兕觥” 的宴饮场景重现,让在场老者眼中泛起暖意。
诗乐演绎深谙古法。乐工们复刻了乡饮酒礼中 “升歌”“笙奏” 的经典范式:堂上鼓瑟者轻吟《鹿鸣》,堂下笙手应和《南陔》,一唱一和间,将 “孝亲敬老” 的伦理观念化作可感的音律。特别令人动容的是《大雅・行苇》的合乐表演,丝竹声里,演员们以 “授之几” 的搀扶姿态、“洗爵” 的体贴动作,将诗中 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” 的亲情暖意具象化,完美诠释了孔子 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 的教化思想。
除了《诗经》篇章,诗乐会还巧妙融入与郑州渊源深厚的历代诗作。杜甫的 “九日龙山饮,黄花笑逐臣” 与刘禹锡的 “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”,经由古乐新编,在文庙的钟磬声中焕发新生。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,86 岁的文化学者李老先生轻抚鬓角茱萸感慨:“这歌声里有《诗经》的根,有重阳的情,站在这里才算懂了‘礼乐商城’的真意。”
作为郑州 “商城之心” 的文化坐标,这座文庙早已不是静态的古迹。从元旦撞钟祈福到开笔礼启蒙,从春分祭孔到重阳诗乐,这里始终以 “诗礼乐” 为纽带,延续着文化传承。当暮色渐浓,大成钟再度鸣响,与《诗经》的余韵一同飘荡在商城遗址上空 —— 这声响里,有三千年前的风雅,有千年不辍的孝亲,更有郑州文脉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





